隨著中國成為世界制造中心的趨勢漸趨明顯,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鮮活產品(如水果、鮮花、海鮮等)、機械產品(如)、電子產品(如計算機)、商務文件、通訊產品(如手機)需要通過飛機來進行運送。航空物流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航空貨運企業,也不是一般人簡單理解的傳統航空貨運服務的延伸,它是信息時代的新興行業。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國內航空物流企業必須尋求變革之法。在市場結構逐步向消費者(客戶)傾斜的大趨勢下,掌握、直面客戶需求的終端網絡才是有價值、難以被替代的網絡。
航空公司批艙后,航空代理在對應的航班起飛前3小時交機場主單,對應起飛前2小時過完安檢。經營國際 航空物流的大多為跨國公司,這些公司以獨資或合資的形式將業務深入世界各地,建立起網絡。航空快件的傳送基本都是在跨國公司內部完成。快遞企業由各分點收取航空快件,在規定時間運轉到快遞企業總運轉中心。總運轉中心對應分檢貨物,確定對應機場發貨總量同外包裝件數。
簡單來講就是快遞公司根據自己業務的實際情況在中心地區設立分撥中心(Hub)。各地收集起來的快件,按所到地區分撥完畢,裝上飛機。近年來,隨著航空運輸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快遞公司為吸引更多的客戶,對包裹大小的要求趨于放松。從我國航空物流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大部分企業仍然停留在運輸合同和分銷階段。借助于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航空企業要越過物流外包,直接走向供應鏈管理集團也是很有可能的。